山芋粉丝
山芋粉丝是一道被人们广谱食用的乡村美食,因其柔韧爽滑、味美可口、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青睐。它是从山芋中提取精华酿制而成的,手工制作方法精细而复杂,这个过程告诉我们,每一项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。
我曾参与过山芋种植和山芋粉丝制作的全过程,因此,对粉丝加工略知一二。那年我家种植了好几亩山芋,为了确保丰产丰收,我经常随父亲一道去田间劳作,强化田间管理,主要是清除杂草、翻秧控长、清沟沥水、干旱浇灌等,终于迎来了山芋大丰收。当时我们家喂了一群猪羊,望着堆积如山的山芋,父亲捋着胡须谋划着,利用富足的山芋原材料,提取淀粉,加工成粉丝;把山芋的下脚料粉渣晒干储藏,喂养猪羊。这样的山芋加工方式虽然又苦又累,但增加了山芋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,因此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。
山芋的清洗工作是粉丝加工的开端,山芋清洗得干净,无尘留,粉丝才能保证质量,口味纯正。我家利用好几口大缸盛装清水,对山芋进行清洁工作。心细的母亲还拿着石刀削去部分山芋表皮凹陷部位的泥渣,把好第一道关。
山芋粉碎一般需要机械操作。我家从亲戚那里借来了一辆山芋粉碎机,这是一个支架式的自制工具,需要其它机械联合驱动旋转,才能开展山芋粉碎运作。我将手扶拖拉机与山芋粉碎机匹配在一起,机械一响,山芋就被碎成丝状,进入了提取淀粉的环节。
提取淀粉需要把粉碎的山芋丝装入布袋里反复压榨,把汁液挤出来,倒入事前准备好的由密闭塑料布铺设的地面坑道里,注入清水,进行沉淀。过夜之后,把坑道里的水放掉,就会露出底部的粉面。此时,还要再进行一次粉面稀释和清水过滤工作。反复两到三次,粉面澄清透明,洁白光滑,肉质鲜亮,基本上可以拿出来晾晒了。
那一年,我们家足足收获了上千斤山芋粉面,丰收的喜悦藏在粉面里,也洋溢在我们的脸上。
加工粉丝是要等待时机的,我们当地传统的做法是,等到天冷上冻的时候,初始加工的粉丝经过冷冻后,吊在绳上晒潮风干,粉丝不粘连,分离效果好,根根如丝,恰似行云流水,又如一坠瀑布。
入冬以后,农村进入农闲。在我们这个村庄里,熟练掌握手工粉丝加工技艺的村民不在少数,和我父辈一般年纪的大伯、大叔谁没有两下子?人力资源和技术上都没有难题。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。父亲选择我和叔叔两家闲置的炕房作为粉丝加工场地,屋内杂物清空以后,支起了烧火的大锅,置备了水缸、和面的黄盆等生产工具,找来了10多个村里的壮汉,临时组成专业团队,开始了粉丝加工。大家分工明确,有添柴烧火的、掌瓢漏粉的、接粉冷却的……配合默契,进展顺利。屋内烟雾缭绕,热气腾腾,一派紧张而繁忙的景象。在这个加工过程中,掌瓢漏粉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,也最为辛苦。老松叔坐在开水沸腾的大锅边上,左手端着漏粉的铁质孔底粉瓢,右手拿着木锤不停地击打着和面人丢进粉瓢的面团,让粉丝不停地漏下来,这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力和技术,但老松叔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,被乡亲们誉为“金牌漏粉手”,他能坐在那里连续奋战几个小时,令人叹服。粉丝落入热锅以后要迅疾捞上来,通过冷水缸短暂的冷却,穿插在一个木棒上放到室外冷冻,等到次日分散晾晒。
在大家忙碌的时候,父亲差我去集上置办酒菜。停下来吃饭的时候,大家最喜爱的饭菜就是刚刚加工出来的粉丝,这可是正宗的、百分之百高纯度的山芋粉丝呀!金华哥是个民间厨师,乡亲们有个红白喜事都找他帮忙,这会儿他也露了一手,整了几个粉丝菜,有粉丝牛肉汤、粉丝凉拌菜等,大家开怀畅饮,尽享山芋粉丝的美味。随后的继续漏粉加餐依然以粉丝为主食,足见大家对粉丝的偏爱。其实,土生土长土产的果实之根已经深度融入了农民的血脉之中。
粉丝晒干以后,父亲给参与加工粉丝的乡亲们都送去了一份,不仅仅是一份酬劳,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乡邻之间的情谊。当然,我家也收到了李大娘、余大婶回赠的大白菜、萝卜等蔬菜。在农村,好多家庭的小菜园都是与乡邻共享的。
母亲用粉丝掺着白菜、萝卜一起包包子包饺子,一家人越吃越好吃,那浓浓的香味至今仍在我的心中弥漫。
□金色田园
责任编辑:王亚东
· 版权声明 ·
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,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,未经本网允许,不得转载使用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。
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。


推荐阅读
-
1
-
2宿州市获水生态补偿资金2050万元 09-19
-
3“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”试点启动 09-07
-
4宿州再添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09-06
-
5
-
6宿州市打造“网络+网格”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 09-01